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

发布者:陈龄发布时间:2015-06-23浏览次数:423

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

实验教学体系建设

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紧紧围绕美术学、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、复合型人才为目标,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,在实践中形成了“一个平台、两大模块、三大类型、四个结合”的实验教学体系。

一个平台:强调艺术类专业实验教学融合渗透的综合平台。

艺术学院美术学、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有11个专业方向。艺术设计实验中心针对各专业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差异,建设规划了一个符合艺术特色且结构合理、功能优化、协调发展的实验室体系,在各专业方向实验项目的制定上,严格要求各教研室细化实验项目,合并同类项目、突出个性项目,制定具有多要素、多知识点融合特征的综合性项目,开展多专业方向实验项目研究。在艺术大类实验项目的申报上,艺术设计实验中心重视吸纳各个教研室的想法;在实验教学研究中,展开多专业、多学科人员的充分讨论;在实施阶段,重视各实验项目的重点和难点,再合理利用实验室平台资源,充分发挥多专业交叉、渗透、融合作用,以克服这些重点与难点问题。

两大模块:专业基础实验模块、专业实验模块,构建实验室内部体系。

1)专业基础实验模块主要指基本型实验,其以验证、演示和基本操作为目的,实验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,在教师指导下,按照既定方法、使用既定的仪器完成全部实验过程,以巩固课堂理论教学,培养基本实验能力。

2)专业实验模块是指提高型的实验,实验融入本专业的多个知识点或多种实验方法、手段,吸收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技能,体现实验内容的自主性、实验结果的未知性、实验方法与手段的探索性。实验目的和研究方向明确,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由教师指定,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,并适时调整实验方案和方法。学生完成实验后需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验现象,得出相应规律,并写出实验报告。

三大类型:综合性、设计性、创新性,三类重点开发的实验项目。

1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、方法、手段的综合,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,体现对学生能力、素质的综合培养要求。艺术类综合性实验通过在实验内容、实验方法或实验手段的综合,突出艺术设计实验项目的特色性。

2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根据设定的实验目的和给定的实验条件,自己设计实验方案、选择实验方法、选用实验器材、拟定实验程序,加以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。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自主设计,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、对实验内容的探索性,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,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主完成实验的全过程,在整个实验过程中,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。学生完成实验后须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、探讨,得出结论,形成特色鲜明的个性化艺术作品。

3高水准艺术作品或项目都具有创新性特征。创新性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,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或根据导师选定的研究方向,针对某一或某些研究目标所进行的具有研究性、探索性的实验。创新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探索,加强自身的研究性学习,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、创新实验能力、科技开发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,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。创新性实验应体现实验内容的自主性、实验结果的未知性、实验方法与手段的探索性。

四个结合:中心针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发展状况,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为核心,实行多方面结合的实验教学尝试。

1)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;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验,根据艺术教学的特点,多学科的融合、渗透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、大胆动手,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。以挖掘学生思维的创造潜能,达到理论和实验贯通融合的目的。

2)实验教学与行业实际需求相结合。实验课程教学以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趋势导向,引导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,整合其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,艺术设计项目通过实践教学基地,按教学内容有选择的引入实验课程,并作为实验课程项目的主体,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设计生产,在此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,通过寻找问题、认识问题、解决问题,提高综合实践能力、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
3)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。引进社科项目和学生科研项目,促使学生体验社会实际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工作模式,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与能力。整个社会实践环节的运作,其目的均在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、创新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如通过让学生带着实验项目接触社会,在实践中学习,培养锻炼才干,不仅增强服务社会意识,还有助于师生更新观念,提高个人素养,完善个性品质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

4)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。通过实验室开放,开展科技制作与创新活动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;组织学生依托实验室参加各种大赛,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。